|
選址思維三大轉變,2018年你准備好了嗎?阿裏收購高鑫零售,騰訊入股永輝超市,越來越多的線上企業湧向線下,凸顯當前線下店鋪的價值。爲此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即線上線下融爲一體,線上強調購買的便利性,線下更加注重體驗。 從劣質到優質、從産品到服務、從使用價值到極致體驗,商業環境正在朝著更注重質量的方向發展,開店老板們也要跟上潮流,完成思維方式的轉變,北京工商注冊代理公司的小編今天就從選址開始講起。 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 流量思維是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思維模式,不管顧客有沒有需求,先把他吸引過來再說。很多公司靠著免費、低價的策略快速積累了第一批用戶,騰訊、百度、360、小米都是這樣。 其實在餐飲界,這種流量思維早就很普及了,只要做過餐飲的人都知道,選址要選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看看繁華地段店鋪的租金就知道了。不過隨著各種創新型店鋪不斷湧現,顧客的注意力被極大地分散了,作爲流量資源的核心,消費者心智資源的獲取變得更加艱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曾經有一位老板,他在一個步行街賣豆腐圓子,由于人流量巨大,攤前攤後都是人擠人,一天到晚都在免費試吃,但很多人還是不願意靠近,攤位費一天要500,除去成本基本上就不賺什麽錢。後來他改變思路,幹脆搬到了一個菜市場門口,生意就一下子好了起來,每天早上總有人早早就來排隊。 按人流來說,步行街的流量絕對要比菜市場的大,這家店在步行街卻偏偏做不好,根本原因就在于豆腐圓子是中老年人喜歡的東西,而步行街閑逛的都是年輕人,所以步行街的流量對于這家店鋪是無效的。 流量再多,沒有轉化也是徒勞,況且如今流量獲取變得更加困難,獲取精准的目標用戶才是店鋪成功的關鍵。不做“一生一次”的生意,而做“一生一世”的生意,以顧客爲中心,抓住老客戶,這才是成功的關鍵。 從“避免競爭”到“借力打力” 在自己的實力比較弱時,要懂得“借力打力”,自己不懂選址時,就要看看看那些大企業是如何選址的,分析它們的産品和服務,直接把店開在它們的周邊,借這些大品牌的客流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衆所衆知,星巴克是世界連鎖咖啡店的巨頭,全世界總共有兩萬多家店,然而在中國台灣,它卻敗給了一家當地的本土企業85度C。 在台灣,85度C有一條必須遵守的選址策略,就是盯住星巴克。星巴克把店開在哪裏,它就把店開在哪裏。星巴克賣的是氛圍,85度C則主打平價奢華,一杯咖啡只要8塊錢,面包的均價也是4-8元,一次消費十幾元即可,比起星巴克動辄幾十塊的咖啡真的就是白菜價了。 2004年7月,85度C在台灣開創第一家直營店,隨後一路高歌猛進,截止到現在,85度C在台灣已經擁有門店324家,不管是在營業額,還是店鋪數量,都全面的超過了星巴克,穩坐台灣咖啡烘焙第一把交椅。 從“區域保護”到“高密度選址” 連鎖品牌方對于區域保護一般都比較重視,這樣可以避免相同店鋪之間惡性競爭。然而最近火爆的喜茶卻反其道行之,玩起了高密度選址,500米的範圍內竟然要連開6家店。 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商圈,目前喜茶已經開出了三家門店。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表示,他們還將在天環廣場、彙坊和正佳廣場再開三家店。 喜茶爲甚麽要這麽做? 首先,高密度選址有利于在一定區域內提高品牌效應,加深消費者認知度;其次,當店鋪集中在一定的範圍時,物流配送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同時也方便總部對各加盟店的指導;最後,進行營銷活動時,多店一起發力,影響力和覆蓋率也變得事半功倍。 其實,喜茶的優勢還不止于此。細看廣州天河體育場商圈會發現,半徑500米內,地鐵站有5個,出口將近20個,如果用常規方法,很難判斷消費者從哪個方向來,而當店面把住不同動線的入口,能實現更高的消費者到達率。 代理北京公司注冊的小編提醒:選址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金科玉律,而要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