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名字起得好,躺著也能賺錢!一間四線城市的創業公司,僅靠名字躺刷了北上廣深。 我強忍歡笑並心疼刻章師傅三秒鍾。 這又雙叒叕是一個,僅靠著名字就獲得刷屏級傳播的案例,也同時喚醒了我的深思:一個好的品牌名字,對公司到底有多重要? 名字起得好,預算花得少。 名字起得好,曝光少不了。 名字起得好,合作來得早。 ...... 好,不扯,現在開始說正事。 關于公司品牌名字,一般人會告訴你有三個作用:記憶、識別、調性。這裏,我要告訴你,品牌名字的作用其實有四個:記憶、識別、調性、傳播。 第四个传播属性,是被大部分人,甚至很多專家大V都忽视的一个超级属性,一个让你可以赢在起跑线的超级属性。 說到傳播,北京注冊公司的小编先从品牌名字的历史说起。发展到今天,中国企业的品牌名称已经大致经历了四个时代 —— 品牌的名字,經曆了4個時代 第一代名字 第一代的名字,多发源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线城市,或 2017 年的五六线城市。这些公司名字往往伴有华、信、恒、威、正等这些伟大光名正义的字眼,例如:华强、中信、恒大 ...... 这一代企业的创办人和命名者,也基本上是一群 60、70 年代勤勤恳恳的大叔。你会发现叫这些名字的企业,基本都聚集于房地产、IT通讯、矿业这样的传统高壁垒、高门槛且刚需的行业。 如果是在新型快速增長且競爭充分的消費領域,很難想象品牌名叫華強沙拉、中信の茶、恒大烤魚、正威小龍蝦這樣的商戶、企業出現,因爲不僅不會吸引到城市新中産去排隊,而且還挺莫名喜感的。 第一代名字總體特點:難記憶、難識別、略土 第二代名字 第二代名字,兴起于 90 年代。常用形容词或英译中的词,比如飘柔、慕斯、萨利亚、肯德基 ...... 这次终于不那么土了,但还是挺难记的。由于英文的天然语言结构,对于母语是中文的我们就显得生涩难记。 想想通常我們去逛了一趟紅星美凱龍,看了幾十個沙發品牌,各種歐美風高大上,什麽莉娅、詩圖、拉圖、拉丁,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一個都沒記住。 名字,是企業最核心、最重要、最需要記憶和傳播的資産。 營銷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降低傳播成本。看一遍就能記住和看兩遍就能記住的營銷成本差別不是一倍和兩倍,而是十倍,甚至百倍。因爲,對于用戶來說,不是每次都能接觸到你的傳播,同一個用戶,你可能要用十次投放才可以實現二次覆蓋,用百次投放實現三次覆蓋。 第二代名字總體特點:洋氣了,還是很難記 第三代名字 第三代名字,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的一波大潮,大約在2011年左右開始出現。 三代名字很好识别,基本特点是 名词+品类,而且名词也都不会很生涩,基本都是一些人民生活里喜闻乐见的的东西,比如:苹果、瓜子二手车、奶茶妹妹、小米手机、小狗电器、大象安全套、斑马精酿、几个爸爸、几只松鼠、N个核桃等等,名词本身天然就比形容词易记,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记忆的问题。 舉個例子: 「斑馬精釀」的創始人強亞東,以前也是「叫個鴨子」的創始人,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他公司的logo是一個憨態可掬的斑馬。 按照創始人強亞東的說法,斑馬的形象識別度是極高的,黑白相間的條紋,那個笑著的斑馬我現在都可以腦補出來畫面。當你每天在過斑馬線的時候,會在潛意識裏産生對斑馬的聯想和強化品牌記憶,語言的釘子和視覺的錘子會讓你對品牌印象更深刻。 另,斑馬還有一個牛叉的屬性,就是可以把你的照片或者品牌名稱印到啤酒上。 我的另一個朋友,金蝶某事業部的CMO,前奧美的設計師,他就沖著這個屬性,直接定了幾十箱啤酒給客戶做福利,也給自己企業品牌加了分。「斑馬精釀」新品剛剛上線一個月,在沒怎麽推廣的情況下,就爆賣百萬。 「斑马精酿」算是一个 3.5 代的名字,好的三代名,比一些四代名还要好用。 三代名字的特點:好記,調性不low,而且品類關聯感很強 第四代名字 第四代名字,除了特別好記,還自帶流量+洞察。 流量解決的是品牌傳播問題,洞察解決的是品牌忠誠的問題。 舉幾個例子: 有一个广告公关公司叫「你说的都对」, 他们的slogan是「那我们再想想」,新浪的一个负责市场的老大听到这个名字时就笑了出来,说我想和这个公司聊聊,给点活让他们试试。试试就试试,试完了发现活好还不粘人,继续再给活。这也是流量,现在已经非 50W 以上的单子不接了,牛逼得一塌糊涂。 「沒想稻」也算一個四代名字,賣五常大米。他們憑借名字,據說讓西貝老總親自約見,簽了不小的單子。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做了幾千萬的業績。 那些能被頂到前位的留言裏會是你靈感的重要來源。 而一個好的品牌名字,是公司能簡單獲取流量的最大收入來源。 以上知識由北京注冊公司總結提供,更多相關的行業資訊請繼續關注北京代辦執照公司的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