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版權基金據說能避稅,用版權進行財務操作靠譜嗎?当地时间11月5日,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曝光了一份名为“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的机密文件,披露了世界各国数以百计的政客、名人、企业巨头以及商业领袖的离岸利益。当中甚至包括苹果、耐克等大企业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政要的避税细节,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音乐行业相关企业曾经的避税记录。 Sheryl Crow 這份文件指出,澳大利亞的一些大銀行也參與了利用避稅港幫助其富有的客戶在澳大利亞本土及司法管轄區內成功避稅的交易,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銀行還投資購買了許多音樂版權。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旗下的投资银行Colonial First State就向一个名叫FS Media Fund的基金投资了3100万美元,后者的经营地点正是在英吉利海峡泽西岛的离岸避税港。从2008年开始,Colonial First State就开始了音乐版权的采购,其中就包括The Trammps乐队的经典專辑《Disco Inferno》、著名乡村乐歌手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和九次获得格莱美奖、90年代美国女性流行和摇滚乐标志性人物Sheryl Crow的部分曲库版权等。而购买这些音乐版权资产的FS Media Fund从未承担过英国本土的纳税义务以及美国的联邦税。 John Denver 金融界盛贊的“版權基金”,只因其能避稅? 据悉,“天堂文件”中关于这部分的材料来自两家离岸服务提供商和一家由19个避税港共同在泽西岛注册的公司,由德国“南方日报”(Süddeutsche Zeitung)获取,并共享给了ICIJ和卫报等合作伙伴。全球律师事务所Appleby帮助FS Media Fund梳理了结构,并且为前文这家在泽西岛注册的公司提供了行政支持,包括准备账户和向投资人提供股息报表等。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Colonial First State的CEO Warwick Negus——他曾在上一任澳大利亚总理在职时期与高盛的Malcolm Turnbull合作过——表示,这个“合理又独特的”基金是專门为成熟老练的投资人准备的。 联邦银行本身也是FS Media Fund的主要投资者之一,该银行拿出了23.3%的股份为其投资的3100万美元。Warwick Negus的家族信托和其他离岸养老基金也参与了投资。 这个“文艺”的基金让Warwick Negus在财经新闻界受到不少称赞。 不過,之所以這個基金顯得這麽“甜美”,主要還是涉及到其免稅地位——如果前文提到的這些音樂版權是由一家在美國的公司持有,而且大部分收益來自美國,那麽根據畢馬威會計事務所一份關于基金的報告,基于美國稅法,實際的稅收收益率將爲38%。 那麽,這個基金具體是如何避稅的? 首先,FS Media Fund在泽西岛注册了一家公司,该公司拥有购买歌曲的版权,而版权的管理公司却设在爱尔兰。该基金的投资者能够获得的回报包括这些歌曲的现场表演许可和电台以及其他地方播放歌曲时产生的使用权版税。那么通过其在英国使用的合伙制结构,然后在泽西岛的公司持有这些权利,就可以实现为投资人创造利润也无需交税了。 畢馬威根據“天堂文件”裏的一份資料中解釋了這種結構:“該基金是由英國有限合夥公司組建、通過澤西有限公司進行投資的。因此,這種夥伴關系不會招致英國的納稅義務;另外,根據基金在美國的運作方式,不以美國聯邦稅收收入爲准。因此,基金向相關合作夥伴支付的利潤、收入和資本應計,都屬于個稅。” 另外,畢馬威也解釋說,基金投資者可能也不需要從基金的回報中納稅:“如果一個參與投資的財務投資者保留目前的離岸稅收結構,那麽這些版權産生的收入就不會對其征稅。因此,在此假設下,財務投資者將向境外的最終投資者分配利潤回報時,這些最終投資者是否將這些回報保留在境外或回收,也會影響由此産生的稅收。” 關于版權財務操作的“前車之鑒”:風險較大 之後,英聯邦銀行向衛報發表了聲明,不過並沒有談到這筆投資的具體細節,也沒有說明基金的結構是否是爲了避免澳大利亞,美國或英國的稅收。 一位發言人說,該銀行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公司納稅人,在2016和2017年度向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付了39億美元的稅收,比任何其他澳大利亞公司都要多。 “聯邦銀行的稅務治理政策要求我們在遵守所有現行稅法的前提下,以最高的誠信行事,並且在考慮任何稅務後果之前,只進行具有明確商業價值的交易……銀行現在和未來都不會以支付更少的稅收或獲得更多的稅收抵免作爲單一或主要目的來推動任何合約或交易,而且任何項目或計劃都會有程序來確認其單一或主要目的是否爲逃避或避稅。”他說。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版权基金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有利可图的投资。因为部分音乐版权——特别是影响最大的Sheryl Crow的作品——贬值速度超出预期,收入低于预期,而从最终结果来看,被买下的《Disco Inferno》是该基金里最赚钱的,其次是《Somebody to Love》和John Denver的乡村歌曲。 那麽,這支基金最後的命運到底如何? “天堂文件”显示,该基金曾成功募集了1.328亿美元,又借入了3500万美元,然后花费了大约1.56亿美元购买音乐版权,到了2011年和2012年,它被迫因为权利的价值进行减值。联邦银行表示,Colonial First State在2011年已经退出了投资,虽然文件显示该基金直到2014年才被清盘。而在据说基金被清盘前两年的2012年,Colonial First State最终将这些音乐版权卖给了贝塔斯曼集团。 到了2014年12月,聯邦銀行在澤西島這家公司所占的原本投入3100萬美元的股份僅價值225萬美元。 关于海外音乐版权的财务操作,音乐财经此前也盘点过不少,例如美国Royalty Flow公司在今年10月就尝试将Eminem1999年到2003年所有曲目的制作人版权作为资产进行Mini-IPO操作,预计筹集11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资金,并称最终将寻求交易所上市。(回顾:《爱TA就买买买?这家公司称可以让粉丝“买下”Eminem曲库》) 雖然理論上看來,版權的這些操作能爲投資人帶來避稅和收益,但風險也非常高,這種風險除了金融市場本身就存在的股權投資的流動性風險之外,還有不少“外行人”們對于“哪些歌曲的版權值得投資”這個問題的忽視所帶來的快速貶值隱患。 2013年,美国经济事务局分析师Rachel Soloveichik就曾对歌曲的折旧时间进行过研究和计算,她发现:原创歌曲在其“诞生的第一年”之后就贬值了50%,之后这种下降速度急剧放缓,以后每年稳定下降4%。 應該注意的是,Soloveichik的這項研究的時間要早于流媒體興起。而在現在整體的數字音樂發展與技術格局下,音樂作品的貶值速度將會更加難以預測,因此,目前對于版權進行財務操作之後帶來的風險也更大——“天堂文件”的披露向行業與外界展示出了一種令人意外的財務可能性,然而結合“前車之鑒”與當下情形,這種嘗試帶來的隱患與風險值得謹慎對待。 |